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耿炳文这位老而弥坚的开国功臣,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位置:首页  »  人物野史  »  耿炳文这位老而弥坚的开国功臣,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日期:2023-03-29 16:18热度:加载中...

耿炳文这位老而弥坚的开国功臣,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耿炳文,濠人(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老乡。其父父耿君用是跟随朱元璋渡江的元老,在对抗张士诚所部时不幸战殁。时年23岁的耿炳文挺身而出,率领父亲的老部下一举攻克长兴。长兴占据太湖口的位置,与广德、宣城、歙县接壤,可谓“江浙门户”。

  朱元璋在得到长兴之后大喜过望,在其地设立永兴翼元帅府,以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此后耿炳文坚守长兴十年,屡次击败张士诚所部,这把打开江浙门户的钥匙,始终牢牢地掌握在朱元璋手中。洪武三年大封功臣之时,朱元璋特意封耿炳文为长兴侯,这是对他能力和忠诚的最大肯定。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耿炳文这位老而弥坚的开国功臣,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此后随着李善长和蓝玉两个大案,大明王朝的开国勋贵几乎所剩无几。而耿炳文却老而弥坚,不但成功躲过明太祖的屠刀,其子耿璇还被选为懿文皇太子朱标的女婿。耿璇的这重身份,摆明了耿炳文将在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可以辅佐朝政。可惜随着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靖难成功,正牌皇帝朱允炆自杀殉国,耿家作为前朝余孽自然也逃不了清算。但是耿炳文之死,恐怕并不是像《明史》上说得那样简单。

  在《明史》之中,耿炳文的结局非常明确。其在南京城破,皇帝归天之后依然苟延求生,投靠燕王。如此不顾廉耻的老臣,却突然因为僭用“龙凤纹饰”而畏罪自杀。嗯!听上去确实非常玄幻。

  燕王称帝之明年,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劾炳文衣服器皿有龙凤饰,玉带用红鞓,僭妄不道。炳文惧,自杀。—《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

  朱棣在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7日登基称帝,按《明史》的说法耿炳文就是死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郑赐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虽是建文朝的工部尚书,因一向官声很好,因此朱棣称帝后任命他为刑部尚书。陈瑛曾出任北平佥事,因被告和燕王同谋而被发配广西。朱棣称帝后将他召回,作为自己的第一打手。从郑赐和陈瑛联手弹劾来看,这件事大概率是真的。那么耿炳文是否真的因而畏罪自杀呢?我们再来看一看《明实录》的记载。

  (永乐二年十月)甲申,刑部尚书郑赐、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等交章劾奏长兴侯耿炳文不遵礼典,衣服、器皿僭饰龙凤玉带,僭用红鞓。远蹈胡蓝之轨,近循李景隆之邪心。乞正其罪,以是惩逆戒。上曰:“先朝老臣亦为此乎?”命速改之。—《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五》

  以上是《明实录》中涉及耿炳文结局的唯一记载。可是诡异的是对于郑赐和陈瑛弹劾的内容,朱棣只是要求“速改之”,并没有说耿炳文是否自杀。此外从时间上来说,这是发生在永乐二年的事情,除非《明史》中的“明年”只是一个泛指。

  那么对于畏罪自杀的官员,是不是《明实录》会不予记录,或者曲为回护呢?笔者以为不太可能,因为同样自杀的宁远侯何福,《实录》上就明确记载其为畏罪自杀。

  (永乐八年八月)乙卯,宁远侯何福惧罪自杀,命追削封爵。—《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七》

  由此笔者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明太宗实录》对于耿炳文结局的含糊其辞,显然在于掩盖某种历史真相。至于《明史》的说法,则可以认定为胡说八道。

  云南,是沐家的天下。首封西平侯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养子,明军收复云南后,沐英便一直坐镇其地,为云南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洪武二十五年六月沐英去世,朱元璋特地跳级追封他为黔宁王,谥昭靖(沐英以西平侯身份去世,按例只应追封为国公)。

  沐英死后,长子沐春袭封西平侯,继续出镇云南。洪武三十一年九月,沐春率军讨伐麓川叛寇,不幸在军中病故。由于沐春无子,其弟沐晟承袭爵位,依然镇守云南。

耿炳文这位老而弥坚的开国功臣,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沐家与皇太子朱标、皇太孙朱允炆的关系极好,靖难战争时沐晟多次调遣云南卫所官军配合朝廷讨伐燕王。甚至有传言建文帝朱允炆并未在皇宫自焚,而是改易身份逃到云南,受到了沐晟的庇护。不管传闻如何,由于沐家在云南的势力根深蒂固,朱棣对沐晟虽然不满,却始终拿他无可奈何。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对安南用兵,沐晟率军从云南出发配合作战。也许朱棣的本意是通过安南之战消耗沐家的实力,没想到沐晟却在战争中表现出色,最后竟然凭借出众的功劳在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进封黔国公。

  在清朝道光年间修纂的《晋宁州志》之中,收录了沐晟在正统年间所写的一篇碑文,里面的内容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至三十二年,侯年已六十有五,援真定,殁于阵。上更痛甚,亲制文遣命中官谕祭。命有司治坟塋,赐临濠山地三百顷、佃户二千人、守坟人二百户,仪仗户十五户,以京卫军士充之,先后隆恩叠颁洊至。—《濠梁慎庵耿公墓田碑记》

  “三十二年”就是指建文元年,朱棣登基后革除了朱允炆的年号,因此建文元年被称为洪武三十二年。文中的“侯”即长兴侯耿炳文,“上”即建文帝朱允炆。沐晟在此明确指出了耿炳文的结局是“殁于阵”,地点则是真定。耿炳文之死令皇帝朱允炆痛心不已,不但亲自写了祭文,还给予了高规格的墓葬。这真是石破天惊的反转,因为这和《明史》中耿炳文因在真定战败而被召回南京的记载截然相反。

  燕王知炳文老将,未易下,越三日,解围还。而帝骤闻炳文败,忧甚。太常卿黄子澄遂荐李景隆为大将军,乘传代炳文。比至军,燕师已先一日去。炳文归,景隆代将,竟至于败。—《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五》

  沐晟作为靖难战争的亲历者和建文朝廷军方高层,他必然是清楚知道长兴侯耿炳文的真实结局,问题是他为什么会写这么一篇《濠梁慎庵耿公墓田碑记》呢?这篇文章中的耿公,真实姓名为耿琦,清朝雍正年间修纂的《云南通志》对其身份有过介绍。

  耿琦字慎庵,凤阳人,太学生。明初泗国公耿再成孙,都督耿忠子。

  耿再成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元老,在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的处州之乱中为叛贼杀害。明朝建立后追封泗国公,谥武庄。而沐晟是耿再成的外孙。换句话说,耿琦的父亲耿忠是沐晟的舅舅,耿琦和沐晟之间是表兄弟的关系。有这层关系在,耿琦死后确实值得黔国公亲自为表兄弟写一篇碑文。

  那么耿琦和耿炳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明代定远人黄金所撰写的《皇明开国功臣录》中,记录了耿琦之父耿忠和耿炳文的关系。

  耿忠,凤阳人,长兴侯之从弟,号耿三舍。—《皇明开国功臣录卷一七》

  “从弟”有两种含义,一种指同一个祖父,一种指同一个曾祖父。另外有称同一个曾祖父的关系为“再从弟”。但无论如何,耿炳文和耿忠之间,关系再疏远也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后代。从明代史料并没有记录耿再成和耿君用是亲兄弟来看,二人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问题又来了,耿再成是五河人(属泗州),而耿炳文则是濠人(凤阳人),如果两家的关系如此之近,为何籍贯却是不同呢?

  猜想一:耿炳文的曾祖父是泗州人,他的子嗣之中耿再成之父留在了泗州,而耿君用之父则迁徙到了凤阳。这在元代是很正常的事,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老家也在泗州,他们一家子也是从老朱的祖父开始迁到凤阳的。如此一来,耿再成和耿君用籍贯不同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猜想二:耿家第二代其实一起迁到了凤阳,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对耿忠和耿琦的介绍中,都称其为凤阳人。既然如此,《明史》为何要称耿再成为五河人呢?我们还是从原始资料《明实录》中查找线索。(壬寅二月)丁亥,处州苗军元帅李佑之、贺仁得等闻蒋英等已杀胡大海,亦作乱。杀院判耿再成,都事孙炎,知府王道同及朱文刚等,据其城。...再成字得甫,泗州五河县人。...—《明太祖实录卷十》

  由此可见,《明史》的说法不过是延续了《明太祖实录》的说法而已。笔者以为这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切割耿忠和耿炳文之间的关系而故意为之。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李善长案爆发,耿忠被打为“胡党”。但是由于耿忠的妹妹是西平侯沐英的夫人,从兄长兴侯耿炳文也深得重用,朱元璋并不想就此深挖耿忠背后的家族实力。因此将耿再成的籍贯写成其祖籍五河县,那么和作为凤阳人的耿炳文你之间就谈不上有什么株连了。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表明耿炳文和耿琦之间的亲戚关系相当之近,沐晟在碑文中提到长兴侯再正常不过。况且当时已经是明英宗正统年间,对于靖难的禁忌已经淡化了很多,所以沐晟敢于说出历史的真相。

  建文元年八月十二日,耿炳文率领大军抵达真定。根据史书记载,双方在此后长达两周的时间内并没有爆发冲突。但耿炳文的副将、驸马都尉李坚却在这段时间内因功获封滦城侯。这就很奇怪了,双方既然没有交锋,李坚凭什么封侯呢?

  大名公主,下嫁李坚。坚,武陟人。...建文初,以左副将军从伐燕。及战,胜负略相当,封滦城侯,予世券。—《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

  根据《明史》的记载,耿炳文是在指挥部队出真定城渡河之时,遭到了燕军的突然袭击。仓促之下阵脚大乱,左副将军李坚、右副将军甯忠、左军都督顾成,都指挥刘遂等一大批高级将领被俘,耿炳文本人退入城中死守待援。燕军围城三日,解围而还。换句话说,驸马都尉李坚压根就没有立功的时间和机会。而《明太宗实录》的记载却和《明史》又有不同。

  (建文元年八月)壬戌,上将轻骑数十绕出城西,先破其二营。适炳文送使客出,觉之奔还,急起桥。我军散断桥索不得起,炳文几被擒。上引满射之,应弦而毙,城中惊惧。炳文出城迎战,张玉、谭渊、朱能、马云等率众奋击之。上以奇兵出其背,循城夹击,横透敌阵。炳文大败,急奔入城。军争门,门塞不得入,相蹈藉死者甚众。乃自相斮,然后得入,而阖门自守。(《明太宗实录卷三》)

耿炳文这位老而弥坚的开国功臣,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实录》在这里露出了根本性的破绽。按照上文的说法,耿炳文在送客出城之时发现了燕军偷袭。当时这位长兴侯当机立断,立刻奔还城中,同时拉起吊桥。但是燕军射断吊桥绳索,导致耿炳文几乎被抓。但是这里突兀地出现了一句“上引满射之,应弦而毙”。被射死的是谁?是耿炳文要送的客人,还是耿炳文本人?如果是长兴侯被射死,那才称得上“城中惊惧”!

  说到这里,答案几乎已经可以呼之欲出。在真定之战前,耿炳文率领的大军其实已经和朱棣有过交锋,而且取得了大胜,驸马都尉李坚因此进封滦城侯。

  朱棣在困境之下下了一步险棋,派亲信到真定找耿炳文投降(很可能是勇武过人次子朱高煦),而朱棣本人率小股精锐潜伏城下,趁长兴侯出门送客之时将其射杀。而官军在突遭斩首打击之后,在燕军的猛攻之下溃不成军,造成整个领导层被一锅端。

  到了朱棣登基称帝之后,自觉当初诱杀耿炳文的行为过于卑劣,史官们这才千方百计在记载上造假。至于郑赐和陈瑛弹劾耿炳文的所谓僭越,有很大概率指的是建文帝为这位长兴侯修的墓园违制。《明太宗实录》对此进行模糊化处理,而《明史》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给又给耿炳文安了一个畏罪自杀的帽子。

  结语:本文通过对于史料的一步步梳理,指出《明史》和《明太宗实录》的记载互相矛盾,得出耿炳文之死存在隐情的推测。随后通过对沐晟和耿琦关系的论证,得出沐晟碑记中的内容才是历史真相。最后对明代史官为何要模糊化处理耿炳文真实死因做出合理推测。

  长兴侯耿炳文,这位为了明朝建立鞠躬尽瘁的元勋宿将,并不是一个在真定之败后龟缩不出,乃至在燕王篡位之后苟且偷生的不堪之辈。这位一代名将有能力在战场上打败燕王,最后却因一念之仁而丧命在阴谋诡计之下。燕军攻破南京后,驸马耿璇也像他父亲一样为国尽忠。满门忠烈的耿家,不愧是洪武皇帝留给皇太孙的忠臣。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耿炳文作为明朝开国功臣,他是如何在朱元璋面前自保的?

耿炳文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靖难之役时耿炳文为什么会被人出卖?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朱允炆是如何错失良将耿炳文的?

耿炳文这位老而弥坚的开国功臣,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标签:耿炳文  开国功臣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40908.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